- · 《领导科学论坛》栏目设[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数据库[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收稿方[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投稿方[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征稿要[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刊物宗[05/28]
周恩来牵头制定科学规划 充分动员和发挥知识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周恩来在1956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在我国,我们曾多年畅想的电气化、机械化,“楼上楼下、电灯电
周恩来在1956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在我国,我们曾多年畅想的电气化、机械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目标还远未达到,也不能适应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
为了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保证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1954年,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开始制定国民经济的长期计划。1955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顾问、苏联专家柯夫达建议中方编制科学发展远景规划。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报告,刘少奇在总结中认为柯夫达的建议很重要,值得重视,责成计委、科学院落实,初稿起草工作随即启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周恩来将科技进步和知识分子问题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他认为:“目前党的迫切任务就是加强对于他们的领导,对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作出全面规划,使他们能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力量和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
为了改进和加强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密切党同非党知识分子的关系,中共中央指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有关部门,先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中共中央。民盟中央费孝通等人将通过调查了解到的知识分子问题,向中央统战部作了反映。这个报告引起了周恩来的高度重视,他发现党内确实存在着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倾向,即“估计不足,信任不够,安排不妥,使用不当,待遇不公,帮助不够”,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定科学规划的严重障碍。
1955年11月23日,在毛泽东处开会讨论知识分子改造问题时,周恩来作了有关知识分子问题的汇报。毛泽东认为,应该先在党内很好讨论,然后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会议决定,在1956年1月召开一次大型会议,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并成立由周恩来负责的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十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进行会议的筹备工作。
1956年1月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共1279人出席,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我国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要根据时代发展潮流,适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指出了当前在知识分子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研讨了相关的政策。周恩来在报告中将知识分子问题与发展科学技术问题作为全党上下必须密切关注的重大工作提了出来,要求摒弃对知识分子的“左”的宗派倾向,提出最充分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力量的措施。当时的报道说,正是因为这次会议,许多人把1956年称为知识分子的春天。“向科学进军”成为全国的行动口号,中央领导带头进行了一次科学普及,成千上万的干部职工读夜校、搞革新,人们由此看到未来的希望。
1956年1月21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听取了科学院吴有训、竺可桢、严济慈等科学家关于物理数学、生物地学、技术科学等科学工作的报告。31日,由周恩来挂帅,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远景规划小组。3月10日,科学院三个学部和秘书处根据科学规划初稿提出53个重大项目。3月14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规划委确立了两大任务:一是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在全国组建科学机构,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全面展开。规划委所属的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组由华罗庚任组长,26位委员中有21人曾留学国外,30多岁的有6人,委员都是科学家和数学家,依才聘用并不按资排位。
在制定科学规划的过程中,周恩来还要求科学规划为生产服务、为国防服务、为发展科学本身服务,三者要兼顾。他强调指出:要尽量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瞄准当时的新兴科学、新兴技术,不失时机地“迎头赶上”;同时根据实际国力“重点发展”,避免力量分散,拖延时日。
周恩来对科学家们的信任和尊重,以及为他们提供的良好的创新环境,使科学家、科技人员满怀热情参与到科学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中。由于方向明确、组织合理,新中国的第一个科学规划的制定始终保持着科学态度,作为发展重点的新技术学科也按照规划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
文章来源:《领导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ldkxzzs.cn/zonghexinwen/2021/0224/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