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大科学装置闪耀爱国光芒 上海光源新增全国爱国

来源:领导科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鹦鹉螺,一种海洋中的“活化石”,数亿年前就存在于这颗蓝色星球上。 2009年,上海也诞生了科学界著名的鹦鹉螺,它的名字叫上海光源。从数十亿年前古琥珀鸟类的羽毛结构,到新

鹦鹉螺,一种海洋中的“活化石”,数亿年前就存在于这颗蓝色星球上。 2009年,上海也诞生了科学界著名的鹦鹉螺,它的名字叫上海光源。从数十亿年前古琥珀鸟类的羽毛结构,到新冠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再到外尔费米子世界重大物理实验的发现,张江这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科学家们的探索指明了道路十二年的缩影。 ,书写“从0到1”的中国科技故事。

昨天,高校科研人员和学生齐聚上海光源园,通过一闪而过“唱一曲党的民歌”。不久前,上海光源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也是新命名的基地中为数不多的重大科学设施之一。

图片说明:上海广元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民晚报记者孙仲钦/图

这里可以回顾一下从头开始的难度

上海光源展厅墙上的时间轴告诉参观者鹦鹉螺的故事从头开始。 1990年代初,方守贤、丁大钊、冼鼎昌三位院士敏锐地认识到大型光源科学装置在未来基础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向国家提出“建设第三代我国同步辐射光源”。 .

可以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武器。大型科学装置耗资巨大,短期内难以看到实际经济效益。鹦鹉螺的起步之路异常艰难。好在上海市政府领导、中科院领导和老一辈科学家的坚定决心,让鹦鹉螺在2004年底“成长”起来。

奇迹成为了“标杆”从那一刻起,光源的配置”。 “以世界同类装置投资最低、建设速度最快,建成性能指标世界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大型科学装置的成功典范建造。” 《罗明》当年,英国《自然》杂志以“中国加入世界级同步辐射俱乐部”为题向世界介绍了上海光源。后来,上海光源的开工率和在世界顶级期刊的论文数量几乎超过了日本、英国、法国等世界前列的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

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胆创新的勇气

上海光源包括一个15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一个全能量增强器和一个3.5GeV电子储环和束线站。截至去年底,上海光源正式向用户开放21个光束线站,其中5个在去年上海光源二期建成开放。

0.3纳米,这是上海光源成像线站的静态分辨率,几乎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在完全封闭的隧道中,无数电子束在磁场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沿曲线运动。每一次“转动”,都会产生沿切线方向的电磁辐射,爆发出强大的光束——这是一个“高大”的超级显微镜,但它也有为民生提供“接地气”的目的——

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新发现,人体蛋白质分子的皮秒“照”,史上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亿年前的古鸟类标本,隐藏了80多年的“幽灵粒子”外尔费米子……上海光源屡屡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科学家们在鹦鹉螺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疫情防控、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这是上海科技创新的强劲声音

在科学家眼中,“鹦鹉螺”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基础前沿和专业解决方案。科学问题的重要支撑,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张美丽名片。

上海光源稳定高效的运行和科研产出,让人们看到了大型科学设备对科技成果的推动。由于国家对基础科学原创性成果的重视,鹦鹉螺迎来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邻居——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大型科学装置集群已经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光子科学中心。

目前,上海光源线站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到2025年,上海光源将有35条光束线和约50个实验站投入运行。令人欣慰的是,一批活跃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的青年人才不断聚集,上海光源正成为凝聚和培养科学家和人才的摇篮。

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光源精神的传承

上海光源悬挂巨幅横幅写着“培育上海精神”光源并建造世界一流的装置”。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表示,所谓“上海光源精神”是一种综合体现“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体现在上海光源建设团队中。 “光源精神”也是我国几代大型科学装置建设者长期坚持和奉献的真实写照。

记者了解到,上海光源充分发挥大型科学装置的资源优势,继续组织开展有特色、有系统的科普工作。 2019年入选“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与科普融合示范基地”。去年,数百个团队和近10,000人参观了。除了定期的科普工作外,上海光源还通过全国科技周、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上海科技节、科普论坛等形式,覆盖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让公众近距离体验“大国武器”的魅力。

文章来源:《领导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ldkxzzs.cn/zonghexinwen/2021/0624/1475.html



上一篇:市科技局: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 引领青少年崇尚科
下一篇:“6﹒26”国际禁毒日 区领导开展视察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