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领导科学论坛》栏目设[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数据库[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收稿方[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投稿方[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征稿要[05/28]
- · 《领导科学论坛》刊物宗[05/28]
科学无悔|竺可桢:开气象学之始,传国士之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制作:科普中国 出品:知药科普 出品方: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自古就有勤奋的人,有勤奋的人,有求生的人,有为法律献身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1918年
制作:科普中国
出品:知药科普
出品方: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自古就有勤奋的人,有勤奋的人,有求生的人,有为法律献身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1918年秋天,一艘来自美国的船停靠在上海。一个小外国学生走下舢板。怀揣报国兴国之梦,他在这一年正式踏上了告别8大中国的征程。
他是朱可桢。
年轻时的朱可桢(图片来源:《朱可桢日记》)
朱可振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东莞镇(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 1910年,在“义和团”的资助下,第二批入选的中国留学生远渡重洋。朱可桢就是其中之一。
初到美国时,朱可桢毫不犹豫地进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农学。那个时候,“中国是建立在农业上的”。他认为,这是回报祖国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自然耕作条件和农业制度不同,美国的农业技术并不发达。于是朱可桢转入哈佛大学地理系,开始攻读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气象学。
作为第二批远渡重洋留学的留学生之一,回国后,朱可桢开启了“中国近代地理气象先驱”、“浙大创始人”的光辉人生.
从被人控制到被人控制——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
"不懂天文,不识大体,不知道如何从土地中受益……平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独立的气象观测和地理信息数据是涉及军事、经济甚至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美国1918年建立了200多个气候监测站。在大洋彼岸,中国仍处于半封建混乱状态,只有香港和上海徐家汇两个气候监测站,而且都在外国人的控制之下。唯一由中国人管理的中央天文台已成废墟,朱可桢被拒之门外。直到1930年,中国天气预报的主权牢牢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与此同时,日本人正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的气象、地理、水文信息,为日后入侵中国提供详尽细致的战争情报支持和入侵重点。这一切,都让朱可桢的头发毛骨悚然,心痛不已。他意识到,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气象预报,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农业生产,而且与备战密切相关。
此后朱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理系。 192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朱克桢在南京北极馆成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 1930年元旦,气象所完成了东亚气象图,开始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并把摄氏温度定为我国气象温度的标准单位。从此,中国人终于拉开了主宰中国气象事业的帷幕。
南京北极馆和朱可桢铜像(图片来源:作者)
在接下来的8年里,朱可桢走遍了中国,主持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为中国气象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朱克桢先生在气候变化方面的一系列开创性思维和研究,为当今人们认识全球变暖这一世界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从浙大校长到“浙大保姆”——这是百年老校的开始
大学是国家的未来;校长是大学的灵魂。
1936年,怀着对中国教育的热情,在浙江大学蓬勃发展的时候,朱克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他向蒋介石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大学的财力不能中断;二是总统对人民应有全权;第三是总统应该只工作半年。
然而,朱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包袱却是13年。
科振为浙江大学的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在任校长期间,他提出“求真”二字作为校训,聘请和收留了一大批优秀的家政教师,如马一夫、舒兴北、叶良夫、苏步青等。同时,朱可桢明确对浙大生源提出了严格要求。即使是浙江省主席的女儿、参议院主席的儿子,如果分数不达标,也不会被录取。就连朱可祯的长子也不例外。成绩不达标,浙江大学不予录取。
抗日战争期间,为避免落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1937年,朱克桢带领浙江大学千名师生走上西迁之路。经过“浙大第四次搬迁”,终于抵达贵州遵义。流亡期间,浙大始终坚持高质量的教学和实验,率先推行世界流行的“导师制”。抗日战争胜利后,朱克俭继续支持浙江师生反对专政,为民主爱国运动而战。学校科学、民主、进步的思想始终盛行,以至于国民党特工称浙江大学为“共产党的让步”。直到1949年4月,朱克桢拒绝随国民党撤退台湾,耐心等待解放军的到来。
文章来源:《领导科学论坛》 网址: http://www.ldkxzzs.cn/zonghexinwen/2021/0709/1508.html
领导科学论坛投稿 | 领导科学论坛编辑部| 领导科学论坛版面费 | 领导科学论坛论文发表 | 领导科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领导科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